微生物学研究进展类别:微生物学类型:评论文章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疾病传播概况及控制该大流行的潜在目标

Vibha Yadav 1Mrigendra拉其普特人 2Raj Pal Diwakar 1而且拉杰什·库马尔 3.
1农业与科技大学兽医微生物学系,印度阿约提亚- 224229库玛干吉
2美国罗素维尔阿肯色理工大学生物科学系
3.印度阿约提亚Kumarganj兽医妇产科

通讯作者(年代):
Vibha Yadav
农业与科技大学兽医微生物学系,印度阿约提亚- 224229库玛干吉
电话:+ 91 9450423644,
电子邮件:vibhavet2005@gmail.com

收到的日期: 2020年9月11日
接受日期: 2020年9月22日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30日

摘要

这种病毒最初在中国爆发时,被称为“冠状病毒”。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它被描述为SARS-CoV-1的继承者,后者是一种阳性感单链RNA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小飞沫在密切接触(小于2米或6英尺)的人之间传播。受感染的人呼出受污染的飞沫,然后吸入肺部,或停留在其他未受感染的人的脸上,他/她的粘膜(口和鼻子)或结膜(眼睛)暴露在可能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飞沫中,导致新的感染。生物体可通过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结合进入人体细胞。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工作,以寻找控制该流行病的潜在靶点。为了控制和治疗该病毒,人们正在研究各种靶点,这些靶点包括调节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从而产生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反应。

关键字

血管紧张素;冠状病毒;SARS-CoV-2

介绍

在目前的情况下,“冠状病毒”(Corona)一词已成为一个令人震惊的词,它不局限于单个国家或大陆,而是大流行(pandemic)。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1月根据其2015年指南初步建议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1-3]。在中国武汉爆发疫情之前,该病毒通常被称为“冠状病毒”、“武汉冠状病毒”或“武汉病毒”[4,5]。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通过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世卫组织在公共卫生传播中有时将SARS- cov -2称为“COVID-19病毒”,以避免与SARS疾病混淆,在一些研究文章中也使用HCoV-19的名称[6,7]。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其描述为SARS-CoV-1 (NIH, 2020)的继任者,后者是一种阳性感单链RNA病毒。它对人类具有传染性,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已将目前的COVID-19大流行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在分类上,SARS-CoV-2是一种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的冠状病毒(SARSr-CoV)[9]。它被发现源于人畜共患病,与蝙蝠冠状病毒的遗传相似性接近(约99%),它起源于一种蝙蝠传播的病毒[10-12]。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穿山甲等中间动物宿主与其传入人类有关[13]。该病毒几乎没有基因多样性,这表明2019年底发生了SARS-CoV-2向人类的传播。

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疲劳、呼吸短促、嗅觉和味觉丧失。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有些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能是由细胞因子风暴、多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和血凝块引发的(CDC, 2020年)。潜伏期一般为5天左右,但也可为2 - 14天。如果社区成员中没有人免疫,也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则估计每次感染会导致1.4至3.9例新感染。该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15]。它主要通过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16]结合进入人类细胞。

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是由病原侵入宿主引起的。传染性病原体的持续存活取决于它们能否成功地传播到易感宿主。感染和感染因子的复制是维持感染循环所必需的。对于选择最适用或近似的接触技术来说,了解传染病的生命周期是必不可少的。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

水平传播:在这种传播方式中,感染从一个人群传播到另一个人群[17]。它可能以以下方式发生,即直接或间接。

i)直接传播:易感宿主通过接触患病动物的受感染排泄物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18]而感染。这里没有车辆。

(二)间接传播:涉及中间媒介,可能是生物或无生命物体,在受感染和易感宿主之间传播感染。与感染传播相关的因素有宿主的特性、病原体的特性和有效接触的特性。

垂直传输方式:疾病从一代传给另一代,即经子代、经胎盘或经口腔[19]。

传播的途径

最重要的是,研究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因为不同人群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接触模式可能不同,这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特征。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具体如下:

机载感染

在空气传播中,病毒颗粒通过含有感染微生物的飞沫核传播,这些微生物可以在体外存活并长期悬浮在空气中。这里的感染通过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传染给他人。空气传播感染的颗粒尺寸要求< 5 μm[20]。需要更高的隔离水平,因为它包含干和湿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主要要求单独的通风系统或负压环境,以避免普遍污染。例如肺结核、水痘、麻疹。

飞沫传染

它是影响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传播形式。在这些疾病中,呼吸道飞沫是由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产生的。当呼吸道飞沫到达易受感染的粘膜表面,如眼睛、鼻子或口,则只发生感染。飞沫感染也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表面间接发生。液滴感染的颗粒大小为5 μm。由于体积较大,它们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较短,飞行距离较短。例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酿脓链球菌、白喉、风疹和冠状病毒。

粪口

在粪口途径中,粪便中的病原体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口中。粪便经口传播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发生,这可能是由于卫生条件不佳和卫生习惯不良,如霍乱、肝炎、小儿麻痹症、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和寄生虫(如。蛔虫).

在与他人的性行为中传播的感染,包括阴道或肛交,或不太常见的口交。传播发生在性交中直接接触的表面之间或通过分泌物。一些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包括艾滋病毒/艾滋病、衣原体、生殖器疣、淋病、乙型肝炎、梅毒、疱疹和滴虫病。

口头性

这里的感染不是通过口对口的接触发生的,尽管在口交过程中有可能在生殖器和口腔之间传播一些性传播疾病,例如艾滋病毒、乙型肝炎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

口服

主要通过口腔传播的疾病可能通过直接的口腔接触(如接吻)或间接接触(如共用一个杯子或一支香烟)传播,例如疱疹病毒,即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特别是HSV-1)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直接接触

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性疾病。所有的传染病都是传染性的,但所有的传染病都不是传染性的。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很少,包括脚气、脓疱病、梅毒(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未感染的人接触下疳)、疣和结膜炎。

垂直

这是由母亲遗传给孩子的,很少是父亲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是围产期感染或产后感染。在哺乳动物中,包括人类,它也通过母乳(经乳腺传播)发生。例如艾滋病毒、乙型肝炎和梅毒。许多互惠生物是垂直传播的。

医源性

感染发生在医疗过程中,如接触伤口,注射或移植受感染的物质。

媒介传播

病媒是一种自身不引起疾病,但通过将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而传播感染的有机体。载体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生物的。机械载体在其身体外部感染病原体,并以被动的方式传播。例如家蝇。相比之下,生物媒介体内含有病原体,并以积极的方式将病原体传递给新的宿主,通常是通过叮咬,例如疟疾、病毒性脑炎、Changes病、莱姆病和非洲昏睡病。

COVID-19的感染和传播

SARS-CoV-2人际传播于2020年1月20日确认,当时正值COVID-19大流行。它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小飞沫在密切接触(小于2米或6英尺)的人之间传播。受感染的人呼出受污染的飞沫,然后吸入肺部,或停留在其他未受感染的人的脸上,他/她的粘膜(口和鼻子)或结膜(眼睛)暴露在可能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飞沫中,导致新的感染。

即使出现轻微或非特异性症状的人类传染性最强,但在症状出现前可传染性达3天,即症状前传播。中度患者的传染性可达6至12天,重度患者的传染性平均为13至14天。在潜伏期,病毒感染的程度是不确定的,但研究表明,咽部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约4天或出现症状的第一周达到峰值,在此之后下降[23,24]。2020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表示,“来自无症状病例的传播可能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中国暴发初期的流行病学模型表明,“症状前脱落可能是有记录的感染中典型的”,亚临床感染可能是大多数感染的来源[25]。同样,一项对2020年1月和2月住院的94名患者的研究估计,患者在症状出现前2至3天释放的病毒量最大,而且“很大一部分传播可能发生在指示病例首次出现症状之前”[26]。

有一些证据表明SARS-CoV-2在人-动物之间传播,包括在猫科动物[27]中。有关机构建议,感染SARS-CoV-2的人应限制与动物接触。

通过被污染的表面间接接触是另一个可能的感染原因。此前的研究表明,病毒可以在塑料(聚丙烯)和不锈钢(AISI 304)上存活长达3天,但在纸板上存活不超过一天或在铜上存活不超过4小时[29]。传播也可能通过感染者周围直接环境中的污染物发生。因此,与感染者身上使用的表面或物体(如听诊器或温度计)的间接接触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30]。表面可以很容易地用家用消毒剂去污,这些消毒剂可以杀死体外或手上的病毒。然而,消毒剂或漂白剂不是一种治疗方法,如果使用不当,特别是在人体内使用,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这种病毒很容易被肥皂灭活,这使其脂质双分子层[31]不稳定。

痰和唾液含有大量的病毒。虽然它不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但接吻、亲密接触和粪口途径被认为会传播病毒。病毒RNA也在感染者的粪便样本和精液中被发现[32,33]。有一些证据表明,感染可能导致肠道感染,并可能存在于粪便中。然而,迄今为止,只有一项研究从单个粪便标本中培养出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病毒经粪-口传播的报告。气管插管、支气管镜、开放抽吸、雾化治疗、插管前人工通气、俯卧位、断开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气管造口术、心肺复苏等产生气溶胶的医疗程序比正常情况下更容易增强病毒传播。

影响COVID-19传播的因素

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即宿主、媒介、病毒的毒性和环境条件。对于SARS-CoV-2,涉及到以下不同的因素。

  • 近距离接触:病毒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约小于1.8米)之间传播。因此,为了避免感染,人们应该保持社会距离(世卫组织)。
  • 气流:由于呼吸道飞沫的大小,这一因素影响了感染的传播。粒径大于5 μm的雾滴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只在空气中传播较短的距离;粒径小于5 μm的雾滴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较长,传播距离较远。空调的强气流对液滴[34]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 相对湿度:湿度通过影响病毒表面蛋白和脂膜的性质来调节病毒的活性。它影响所有类型的呼吸道病毒,不论其来源和位置如何。尽管相对湿度影响所有的传播路径,但主要影响空气传播。冬季病毒在较低RH(20-50%)下的稳定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夏季或全年病毒在较高RH(80%)下的稳定性增强[35,36]。
  • 空气距离:这种病毒可以以气溶胶形式传播约4米(13英尺)。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称,SARS-CoV-2在ICU和普通病房的空气和物体表面广泛分布。
  • 空气持续时间:3月17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病毒在气溶胶中存活可达3小时。
  • 对象和表面:《中华日报》在一项关于ICU和普通病房表面病毒污染比例不同的研究中报道如下:
  • ICU和GW的电脑鼠标(75%、20%)、垃圾桶(60%、00%)、病床扶手(43%、00%)、门把手(00%、8.30%)。手机83.30%病毒RNA阳性,电视遥控器。64.7%,厕所81%,房间表面80.4%[37]阳性。
  • 楼:地板拭子标本阳性率较高,ICU和GW分别为70%和15.4%。医护人员巡视病房后,在没有病人的药房楼层报告了100%的阳性反应。此外,从ICU医护人员鞋底提取的样品中有一半呈阳性,可能具有载体作用。这些发现可能是由于重力和空气流动影响病毒液滴漂浮到地面。

控制和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目标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控制疫情的潜在目标。目标范围从调节宿主细胞受体,使病毒进入产生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简要讨论如下。

靶向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2 (ACE2)受体抑制病毒进入宿主:

病毒受体与宿主细胞上的配体(如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对SARS COV2的研究表明,病毒S蛋白与宿主受体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或跨膜蛋白酶丝氨酸2 (TMPRSS2)相互作用,从而引发感染。ACE2是ACE的同源物,是一种由80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锌金属蛋白酶,在功能上可分为氨基端催化结构域和羧基端[38]结构域。ACE2在人口腔和气道上皮细胞中的高表达使该病毒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39]。能够破坏或减少宿主细胞受体(如ACE2)与病毒(如刺突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可以显著减少病毒感染。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77种这样的小分子可以干扰这些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用作治疗COVID - 19[40]的药物。此外,替米沙坦,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高血或可溶性重组ACE2,可用于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41]的相互作用。

通过抑制细胞组织蛋白酶L活性来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如ACE2)和病毒受体(刺突,如蛋白质)相互作用后,病毒内吞脱壳和复制。最近一项关于SARS-CoV-2的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L参与了病毒的内吞作用,而组织蛋白酶L选择性抑制剂SID26681509的治疗显著减少了SARS-CoV-2对宿主细胞[42]的影响。因此SID26681509或其他组织蛋白酶l选择性抑制剂可用于预防SARS-CoV-2/COVID-19感染。

干扰病毒在细胞内的传播:

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运输到细胞隔层进行复制。在各种受体蛋白中,细胞周期蛋白g相关激酶(GAK)是调节网格蛋白包被囊泡运输的重要蛋白,在登革热、埃博拉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43]等多种病毒复制中均有作用。因此,可以探索其在covid - 19感染中的作用。

靶向细胞自噬控制新冠病毒复制:

自噬是一种正常的细胞生理过程,它回收未使用的/损坏的细胞成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44]。这种自我消化不仅在禁食/应激期间提供营养以维持重要的细胞功能,还提供了消除多余或损坏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45]的途径。研究表明,许多病毒都利用自噬体释放的能量和大分子来进行高效复制[46-48]。

冠状病毒如小鼠肝炎病毒(MHV:小鼠,β冠状病毒)和PEDV显示自噬增强病毒复制。因此,减少细胞自噬可能抑制COVID - 19的复制[49]。

核苷类似物用作抗病毒药物:

有许多核苷类似物具有抗病毒特性,但最近对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研究显示,瑞德西韦是一种抑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腺苷类似物,在减少病毒复制[50]方面具有有益作用。在美国一名静脉给药[51]的患者中也观察到类似的有益效果。除了瑞德西韦,还需要测试其他类似药物,如乌芬诺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favipiravir和奥司他韦,因为它们已经成功地减少了其他RNA病毒。

结论

由此可见,COVID-19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暴露的粘膜(鼻、口、结膜)或吸入感染者呼出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这些飞沫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表面、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或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吸入。产生气溶胶的医疗程序是另一个主要的感染源。然而,这是一种新疾病,其传播方式和传播细节仍在调查中。为了控制和治疗这一流行病,已经确定了病毒作用的各种目标,但仍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情况报告,22(报告)。
  2.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情况报告》,10(报告)。
  3.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人类传染病命名最佳做法(2015年)。
  4. Fox D(2020)关于武汉冠状病毒你需要知道什么。大自然。
  5. 共和党议员继续使用“武汉病毒”或“中国冠状病毒”。
  6. 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不叫冠状病毒SARS-CoV-2?
  7. anderson KG, Rambaut A, Lipkin WI, Holmes EC, Garry RF(2020)通讯:SARS-CoV-2的近端起源。Nat Med26: 450 - 452。
  8. 陈建峰,袁硕,郝克勤,杜克勤,褚浩等(2020)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家族性肺炎聚集性人际传播:家族性聚集性研究。《柳叶刀》395:514-523。
  9. Gorbalenya AE, Baker SC, Baric RS, de Groot RJ, Drosten C等(2020)物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对2019-nCoV进行分类并命名为SARS-CoV-2。微生物学学报5:536-544。
  10. 周平,杨晓玲,王小刚,胡斌,张磊,等。(2020)与一种可能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肺炎暴发。Nature579: 270 - 273
  11. 帕尔曼(2020)另一个十年,另一种冠状病毒。中国科学院学报(英文版)
  12. Benvenuto D, Giovanetti M, Ciccozzi A, Spoto S, Angeletti S,等人(2020)2019-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毒进化的证据”。中华医学病毒杂志92:455-459。
  13. 盾C(2020)冠状病毒:从蝙蝠到穿山甲,病毒如何到达我们?
  14. Wölfel R, Corman VM, Guggemos W, Seilmaier M, Zange S,等(2020)COVID-2019住院患者的病毒学评估。1 - 10。
  15.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2020年
  16. Hoffman M, Kliene-Weber H, Krüger N, Herrler T, Erichsen S,等(2020)SARS-CoV-2细胞进入依赖于ACE2和TMPRSS2,并被临床证明的蛋白酶抑制剂阻断。Cell181: 271 - 280。
  17. Ryan KJ, Ray CG (2004) Sherris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
  18. Kaltenpoth Martin, Engl Tobias(2013)膜翅目昆虫中的防御性共生微生物。功能Ecol 28: 315-327。
  19. 冯克豪瑟,鲍登斯坦(2013)母亲最清楚:母亲微生物传播的普遍性。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11。
  20.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PDF)。
  21. NHMRC(2010年)《医疗保健中感染预防和控制临床教育者指南》(PDF)。澳大利亚联邦。
  22. Ebert D(2013)混合传播共生体的流行病学和进化。生态学、进化与系统学年评44:623-643。
  23. 声称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由无症状的人传播的研究是有缺陷的。科学。
  24. To KK, Tsang OT, Leung W, Tam AR, Wu T,等(2020)SARS-CoV-2感染期间口咽后唾液样本病毒载量和血清抗体反应的时间分布: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柳叶刀》传染病杂志20:565-574。
  25. 李锐,裴松,陈斌,宋燕,张涛等(2020)大量无证感染促进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快速传播。科学368:489 - 493。
  26. 何旭,刘恒华,吴萍,邓旭,王杰等。(2020)新冠肺炎病毒释放和传播的时间动态。Nat Med26: 672 - 675。
  27. Goldstein J(2020年)布朗克斯动物园的老虎感染了冠状病毒。《纽约时报》。
  28. 美国农业部关于纽约一只老虎确诊COVID-19的声明(2020年)。
  29. Van Doremalen N, Bushmaker T, Morris DH, Holbrook MG, Gamble A,等(2020)对应:SARS-CoV-2与SARS-CoV-1的气溶胶和表面稳定性比较。心血管病。医学杂志382:1564-1567。
  30. Ong, SWX, Tan YK, Chia PY, Lee TH, Ng OT(2020年)来自有症状患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对空气、表面环境和个人防护设备的污染。《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
  31. Gibbens S(2020)为什么在对抗冠状病毒时肥皂比漂白剂更可取。国家地理。
  32. 张燕,陈超,朱松(2020)从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新型冠状病毒[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周刊2:123-124。
  33. 李东,金敏,鲍萍,赵伟,张松(2020)2019年冠状病毒病男性精液检测的临床特征及结果。JAMA Open3网络。
  34. Remuzzi A, Remuzzi G C 2020。2019冠状病毒病与意大利:下一步是什么?《柳叶刀》杂志2020 395:1225-1228。
  35. 黄鹏(2020)武汉冠状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和普通感冒相比如何?
  36. 黄锐,夏军,陈勇,单春,吴ca(2020)南京地区11例SARS-CoV-2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研究。《柳叶刀》传染病杂志20:534-535。
  37. 于中华,易芳,薛扎,支(202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移动客舱医院卫生防护指南54。
  38. 张宏,彭宁杰美,李颖,钟宁,Slutsky AS(202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作为SARS-CoV-2受体的分子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重症监护医学46: 586 - 590。
  39. 徐红,钟琳,邓琳,彭萍,丹红等。(2020)新型冠状病毒ACE2受体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上的高表达国际口腔科学杂志12:8。
  40. Smith M, Smith JC(2020年)重新利用COVID-19治疗方法:基于超级计算机的SARS-CoV-2病毒刺突蛋白和病毒刺突蛋白-人ACE2接口对接。ChemRxiv预印本。
  41. Rothlin RP, Vetulli HM, Duarte M, Pelorosso FG(2020)替米沙坦作为实验性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COVID-19。药物开发,Res。
  42. 欧鑫,刘勇,雷霞,李萍,米东等(2020)SARS-CoV-2病毒表面刺突糖蛋白的鉴定。Nat comm 11:1620。
  43. Bekerman E, Neveu G, Shulla A(2017)抗癌激酶抑制剂破坏细胞内病毒运输,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J clinin投资127:1338-1352。
  44. Mizushima N(2007)自噬:过程和功能基因Dev 21:2861 - 2873。
  45. Levine B, Kroemer G(2008)自噬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细胞132:27-42。
  46. 吴志刚,李志刚,李志刚等(2018)自噬-病毒相互作用:从细胞生物学到人类疾病
  47. 王锐,朱勇,赵娟,陈美梅,周华等(2019)自噬促进甲型流感病毒体外复制
  48. Sir D, Ou, JJ(2010)自噬在病毒复制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分子与细胞29:1-7。
  49. Prentice E, Jerome WG, Yoshimori Y, Mizushima N, Denison MR(2004)冠状病毒复制复合体的形成利用细胞自噬的成分生物化学杂志279:10136-10141。
  50. 王敏,曹锐,张磊,杨旭,刘杰等(2020)瑞德西韦和氯喹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细胞Res 30: 269-271。
  51. Holshue ML, DeBolt C, Lindquist S, Lofy KH, Wiesman J等人(2020年)华盛顿州,v.c.i.美国首例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心血管病。J. Med 382: 929 - 936。

引用:Yadav V, Rajput M, Diwakar RP, Kumar R(2020年)《特别涉及COVID-19的疾病传播概述》和控制该大流行的潜在目标。微生物学杂志4:015。

版权:©2020 Vibha Yadav,等。这是一篇开放获取的文章,根据创作共用署名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发布,该协议允许在任何媒体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来源。

18新利app载
Baidu
map